W01 課程介紹
2025-02-18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3.GoogleDoc20250326研究程序與計劃書
參考書: McGraw-Hill 14e | 楊雪蘭 企業研究方法 13版 |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12e pdf
網頁: What Is Empirical Research?
自習: Research Method
講義: 1.GoogleDocphd18_1 | 2.GoogleDocphd18_2 |
3.GoogleDocphd18_3-研究程序與計劃書20250326
4.GoogleDocphd18_4-第五講 測量與度量20250401
簡報: Presentation |
考試: Exam | Midterm | Final |
同學:主要是管理所碩一生、另有1中國鄭州大交換生、1個越南生、3個音樂產研班學生。
研究方法就是「格物/致知」的方法
學習研究方法,是讓你從感性轉化到理性的過程
此課程的價值不只是教你寫論文。而是教你思考。
自然科學是研究看得到的、有形的、具體的事物,而社會科學則是研究不易見的、心裡的、抽象的東西。
此課程教你:社會科學的思考方法。
不只是教你:統計分析,論文寫作,問卷設計。比如
觀察-疑問-命題(客戶忠誠度影響組織績效)-假設-問卷-驗證-統計分析推論(命題是否正確)
- 研究哲學觀/研究程序/研究設計(8週) 之後講些研究倫理道德
課程的前3週談哲學觀,後8週介紹研究程序與不同方法研究設計。
-
將來你碰到的是非程序性問題,想解決的話,就靠研究性「思考」,當大資料庫普遍應用當AI出現時,你是否有獨立性、研究性思考能力(抽象、創意思考能力)更重要。
2.顧教授新任輔英校長第二日,即率人收回醫院抗議解聘前院長 輔英醫院爭議延燒,之後幫輔英升學率從70%提高到94%,然後來中原博雅班任執行長。
課程綱要介紹:
3.專長: 服務系統設計/作業管理、績效評估、經營模式創新、問題解決、系統科學
- 問題解決: 老闆(訂目標)製造問題,員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生存與成功就在於不斷的解決問題。問題帶動公司成長也不能讓問題擊垮公司-矛盾統一/辯證法的重要概念。
- 系統科學: 指從系統的角度觀察研究客觀世界的一門學科。一百萬家公司可以歸納出多少個系統?
座右銘: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 科學思考與研究 □ 科學研究的構成 □ 系統思維與系統理論 □ 研究程序與計劃書 □ 測量與量度 |
□ 問卷設計與條件 □ 抽樣技術與程序 □ 研究方法設計概論 - 相關研究法 - 調查與觀察法 - 事後回溯研究法 |
- 實驗設計法 - 個案研究法 - 發展研究法 □ 研究報告撰寫 □ 研究道德與倫理 |
週1-3 什麼是科學研究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先驗假設:無法證明,但可以論證其因果關係-這就是架構。
社會科學剛開始不被認可是一種科學,因為從實證科學角度來看,社會科學研究的事物無法測量,後來社會科學採取問卷的方式,讓研究對象表達其量度。
將來問卷可能會被取代,會不見了:
以後可能電腦sensor,收集面部表情、心跳、體溫…感知的數據和大數據分析,會取代問卷。
若是這樣,問卷的間接測量可能進入直接測量的社會科學時代。
二講 科學研究基礎
- 模式: 解釋理論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 論文題目都是由構念的組成
-
題目出來了,論文就剩下主要的三章工作了:緒論、文獻探討以及研究方法。
- 論文找題目不難,但要生出個有價值的不容易。
- 整體與個體間,存在著鬥爭關係
- 沒測量就沒有了科學
- 信度 誤差大不大 穩定性
- 效度 針對問題否 文不對題否
- 隨意隨便不是隨機
W02 科學研究基礎/科學研究的構成
2025-02-25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 一篇好的論文: 須具備兩個條件: 很有創意(推理), 很嚴謹
- 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圓內是已知的,圓外是未知的。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
科學思考與研究
- 研究要發表,希望透過自己的研究可以造福社會。所以要趕快告訴大家。
- 問卷要保存至少五年。應該提供別人參考,這是一種學倫。
- 建構主義 理論被後來的實驗推翻,新的理論成立。沒辦法保證現在的理論是最好的。
- 證據,需要是可以衡量的。有證據才能做推論。
- 中國古代有科學嗎?之其然不知所以然,有技術、無科學。或謂之「樸素科學」
- 論文題目(命題),就是在描寫一個現象的規律性
- 科學研究是(科學+研究)的構念
- 碩士生才做一年的研究,旨在學習、重在創意性,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 先驗假設 凡事之間都存在有因果關係。要到第四度空間,才能看到因如何一步步變成果。
- 科學是非常強調質的,但目前還沒有一門數學,可以把「質」計算進來,主要是計算量。
- 抽煙與肺癌有關,是怎樣證明出來的?
- 如果由果來推測因(由y->x)
。查100個胖子,因愛吃、不動、貪睡..這叫「歸因的謬誤」
- 讀了很多行銷的書,只是盤子變大,讀的多也不容易,但沒有深入、沒有突出。想要超越還要跨領域學習。
- Prime Numbers質數,算是「發現」還是「發明」?
- 科學是個建構主義的過程 建構主義
(學習理論)
- 剪刀理論 假設越少的越正確
問題:金字塔是埃及人還是外星人蓋的。若要說外星人,就要有更多的假設。
- The Global Consciousness Project 是一種科學嗎?目前還在運作嗎?
- 量子理論的疊加 糾纏
癱縮-好像教學評鑑。異形同構:比如物理和管理,只是在不同領域相同呈現
- 命題>實證>理論 (過了一段時間發現許多異例) [否證]-修正創造新的命題>….. 沒有否證就沒有進步。所以「否證的否證」是事物進步的原動力。
- 敵人讓你有活下去的動力,讓你設法進步。好閨蜜只麻醉你,讓你滿於現狀。
- 客戶忠誠度可以影響績效。報導/解釋->預測/控制。
- 量化研究廣度,質化研究深度
- 現代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從觀察出發,(確信為真到驗證為真)-提出問題Identify the Problem、問題明確化Define the Prolem、假設的形成Formulate a Hypothesis、推論與推測reasoning and Deduction、驗證假設Test and Hypothesis、結論與應用Draw Conclusions and Apply。
- 知識就是因果關係的陳述,找知識就是找因果關係。
- 效度接近(目標)程度,信度漂移程度
- 一般人講的知識,在哲學家口中就成了「理論」
- 馬斯洛(Abraham Maslow, 1954) 需求理論是根據下列三種假設而來: (1) 未滿足的慾望才能影響人的行為,已滿足的慾望則不具激勵作用。 (2) 人的需求是具有層次性的,從基本到複雜,是有順序性的排列。 (3) 人們只有在較低層次獲得滿足時,才會晉升到較高的層次。5個層次但非顛仆不破。
- 社會科學是科學嗎? 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汎自然主義角度來看社會科學。本來難以恆量的信心、忠誠度…漸漸可以用問卷來恆量,但社會科學有其特性:複製不易、不易觀察、因素複雜、間接測量(誤差很大)、普遍性低、誤差較大。
泰勒斯歷史記載第一個用觀察和邏輯解釋自然現象的人,被譽為「科學和哲學之父」。
馬德堡半球實驗
The Global Consciousness Project 偽科學是嗎?
量子力學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現在被稱為「舊量子論」開始。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Ontology epistemology methodology and methods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in research examples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research paradigm
W03 科學研究的構成 (系統科學與系統觀)
2025-03-04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思考方法(現象觀察>抽象表述:確認為真) - 提出假設(證據:驗證為真) 的過程。
從創意思維; 從發展->收斂思維
有了[先驗假設:無法證明,但可以論證其因果關係-這就是架構。]知識才能從散落之間,連繫起來。
因果通常是複雜的、糾纏的。但為了研究,簡化再簡化,簡化到最後只剩一個Y和幾個X。
科學研究都是一種簡化的研究,現代科學發展不過幾百年,千年、萬年後的人看今天
古典科學認為觀察多次X和Y都應確定的絕對關係,後來發展為概率關係(這是機率學和統計學的起源)。
科學:解釋、預測、控制功能。
社會科學很難控制X來了解Y的變化。只能找現行資料、比較、回推,從Y到X,但這會有歸因謬誤(看圖說故事)取樣和觀察點會有偏差。
科學: 「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研究法」
社會科學是否是科學? 科學定義是: 1.觀察取得數據-做驗證;
2.有顛仆不破的假設、理論。
(1)但社會科學不是研究實體存在的自然現象,難以直接測量(態度、傾向、問卷),故難以驗證。然而,社會科學發展出間接測量的工具=問卷。
(2)社會科學也在走一個建構主義的路線,幾百年來正在累積這樣的理論。
所以社會科學成為科學的一份子
p1-
社會科學研究是種「學術性探究」,研究過程包含下列步驟:
現象本體-命題構念 -定義 -假設變項 (問卷)-實證/否證 -理論 -模式
命題是抽象的,假設是可以實證的表述
成為理論後/動態性/不斷被修正=建構主義
p2- 課程綱要
p3- 科學研究的構成 關注
「大局」學者試從實證上可以觀察,已概念形成適合研究的主題,再透過一般化過程,者出描述「大局」的運作模式
- 實證上可觀察 觀察到不同的現象 反差
- 概念 -對現象本質的看法指稱 (忠誠度、績效)
- 一般化-
- 運作模式
- 主題形成
p4- 科學研究的構成
p5 挫折導致攻擊理論 / 理論是好幾條命題,構念,的組合。
p6 科學研究的構成 - 概念concept與構念constract :
概念concept 是建立科學的基本礎石。
感官可察覺的,概念是假設性的實體(為研究而創造出來的比如「品質」)
概念比較沒有學術意義、是自然存在的,構念是一種人造的概念,為研究而創造出來的。
例如: 車子、哈日族 ….
p7 構念construct
企管學,20年前後差別何在?
名詞越來越多 ,因構念越來越多。蓬勃發展。
構念以能測量為原則。
構念是一個學域裡面,最重要的東西。知識的漁網,的節點就是構念,網線就是因果關係。構念越多網越大、越密。
理性怎麼衡量?第5講會說
(要能有操作性的定義),(商管)論文的構念是找策略層次,不是作業層次(資管組也該加入相關者)。
學術上容許理論不同,但構念希望一致,才易溝通。
p8 科學研究的構成-概念與構念
構念的特性、功用、構念與概念的差異、構念存在的推論。
構念要拆分、細分成子(低層次)構念,這些構念就是問卷的題目。
「服務品質」的10個子(低層次)構念,可能再加兩個「創意」「即時性」..因應進化,但太多問題可能影響答題者意願,進而影響信度。
- 問卷,可以激勵、金錢交換、請人填答。
構念存在的推論:由原因推論、由結果推論(數位落差、城鄉差距)、
由表現推論。
注意其中考(筆試不能看書),期末報告
p9 科學研究的構成-定義
生產力、內外向、理性…。怎樣下「操作型定義」
從現象來觀察,會有太多干擾變數,如何從本質來衡量? 請聽第五講。
p10 科學研究的構成-變項
薪水、血型都是變項,但血型是屬性,薪水是變數。
p11 科學研究的構成-變項
中介變數: 自變數->中介變數->依變數;
(收入->消費態度(通常是些看不到的內在心裡因素)->消費) 調節變數:
例:A,B,C教材->成績 [若不把IQ的干擾去掉的話,會不客觀]
IQ就是調節(干擾)變數
第10講,實驗設計,就是講怎麼去掉干擾變數
p12 科學研究的構成-變項 案例一二
p13 科學研究的構成-變項(中介變項統計模式)
有個統計方法可以判別,是否完全或不完全 中介
這張圖重要 看equation公式可判斷直接、間接效果。
p14 科學研究的構成-變項(路徑分析)PA
常用以處理中介效果的分析
這是非常科學、且很直接的方法。
p15 科學研究的構成-變項(調節變項moderator統計模式)
moderator也可以看成 是另外一個獨立的independent
p16 科學研究的構成-命題與假設
Proposition命題
是對於構念的描述,可根據觀察判別其真偽,但未經實證檢定。
構念是命題的基礎,命題是理論的基礎。
係對概念間關係的推測,因此命題系理論概念間的必要橋樑,如果缺乏精審的命題,不只資料的蒐集毫無意義,理論建構也不可能。(精不精審是效度問題)
研究例題 做參考
p17 科學研究的構成-命題與假設
舉例說明 如睡眠不足影響學習:
睡眠時間只設7、5兩個時間,太接近,不夠區分!
p18 科學研究的構成-命題與假設
命題的種類
單變量命題、二變量命題、多變量命題
鑑別有用「命題」幾項標準
Relevance
更簡約 更接近問題核心 字數比碩士論文短
p19 科學研究的構成-命題與假設 Hypothesis
假設 Hypothesis
的功用
p20 科學研究的構成-命題與假設 統計上的假設
社會科學研究並不直接檢定研究假設,而是先成立與研究假設相反的虛無假設
p21 科學研究的構成-命題與假設
Type I Error 當H0為真
而我們拒絕H0 此二條件同時存在時發生的機率
Type II Error 當Ha為真(即H0為偽00) 而我們沒有拒絕H0
此二條件同時存在時發生的機率
不易試驗數據中看出出現此錯誤之機率
W04 研究程序與計劃書
2025-03-11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我請假,去北海道旅遊!
✅ 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科學是一種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透過觀察、實驗、假設、推理與驗證等方法來理解自然與社會現象。它強調可重複性、邏輯一致性與實證性。科學追求的是可以被檢驗與修正的知識,而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常見特徵包括:
✅ 社會科學是一種科學嗎?為什麼?
是的,社會科學是一種科學,但它與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生物)在方法與對象上有所不同。
理由如下:
⚠️ 什麼是「偽科學」?
偽科學(Pseudoscience)指的是表面上看似科學、但缺乏科學方法基礎的信念或主張。
偽科學的特徵包括:
如果你想要更深入了解「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或是「社會科學的科學性爭論」,也可以從科學哲學家如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的著作著手。他提出「可證偽性」是科學的核心標準。
「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是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 提出的概念。他主張:
例 1: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主張:光線會在重力場中彎曲。
👉 這個預測可以透過觀測日食時星星的位置來檢驗。結果若與預測不符,就可證明它錯了。
✅ 因為它能被觀察結果推翻,所以是「可證偽」的,也就是科學的理論。
❌【不可證偽】的例子:
例 2:占星術中的說法
主張:「你今天會遇到挑戰,但保持正面就能克服。」
👉 這句話模糊且無法反證:不管你遇到什麼狀況,都可以說「這就是挑戰」。
❌ 因為無論你經歷什麼,它都能解釋得通,所以它無法被證明是錯的,就不是科學理論。
主張 | 能否被證明為錯? | 是否具可證偽性? |
---|---|---|
「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 | 只要找到一隻黑天鵝就能反駁 | ✅ 是 |
「世界上有一隻無形的龍」 | 無法觀察或測試 | ❌ 否 |
簡單來說:「可證偽性」不是說一個主張一定是錯的,而是說我們能夠設計出方法來檢查它是不是錯的。
如果你想,我也可以幫你找更多生活中的例子,或用圖表說明~
W05 測量與量度
2025-03-18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老師請假,同學拍照代表簽到!
W06 問卷設計(一)-測驗與態度量表
2025-03-25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20250326研究程序與計劃書
上次課程回顧
問: 批判思考:
研究態度: 懷疑意識、主動、創新意識。
本次
(論文)研究過程-整體性思考
問題界定(構念)-發展命題(描述抽象的構念)-形成假設(換成操作形定義)-研究設計(方法)-恆量工具-資料蒐集(那一種抽樣)-資料分析(統計)-建立理論->界定問題
看1.Abstract->3.研究架構 (老師會問 最多的在此)
Sld.10:
Sld.11:
Sld.12:
Sld.13: 論文題目初探
-
統一企業建構經營指標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為個案
企業擺最後、或不須寫出來、已知或本有原則不須再寫出來、因果關係難證明,通常不用作題目(社會科學通常只能研究到相關關係)
- 提到的變數 都應該是可控、可掌握、或可恆量
-
到底是以目的或結論為導向?
- 「低落」是先入為主的概念
-
對學生影響之研究 -> 影響什麼(構念)? 成績嗎?學習動機嗎?
可以驗證嗎? 題目內容會牽涉到驗證的工作-這題目可以作到驗證嗎?
-
檳榔產業:非良善產業,比如研究八大產業行銷..等。
- 攤商管理制度
-> 微型移動產業 (地下經濟占台灣GDP約20%?比重)
老師舉了很多題目很有趣
-
(商學、管理學院的論文題目,牽涉到的)自變數要是可控的 - 因果鍊要短
研究問題-因果相稱性
總體面構念- 經營面構念- 作業面構念-
- 題目開頭通常是 名詞或主詞(不是動詞)
- 好題目最好就是 一看就可以懂得他要研究的目的,他要研究什麼
論文題目有兩種: 目的性、表達觀點
Sld.15: 新冠肺炎-過時的題目
Sld.16: 研究問題-類別總覽: 個案研究-要有特殊性問題!
Sld.17: 研究問題-選擇策略 從小問題去找背後原因、研究根源問題。 找看有沒有一網打盡的解決方法。
Sld.18: 研究問題-發現方法
Sld.19: 研究問題-題目要領
Sld.20: 研究問題-正式與非正式法
Sld.21: 研究問題-選擇準則
Sld.22: 文獻探討-目的
Sld.23: 文獻探討-功用-
Sld.24: 文獻探討-資料類型
Sld.25: 文獻探討-期刊資料
為何天下雜誌不能做為refernece因那些文章沒有實證,未經同儕審查,非為原創研究。
Sld.26: 文獻探討-期刊資料
Sld.27: 文獻探討-期刊以外的資料
-
1969成立的行政院研考會2014年/0122與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合併改制為國家發展委員會。
Sld.28: 文獻探討-閱讀要領
- 博士研究要發表論文,分享、宣稱你的研究成果。
- 初期重廣度後期重深度。
Sld.29: 文獻探討-內容與範圍
Sld.30: 文獻探討-步驟
Sld.31: 文獻探討-敘寫原則
Sld.32: 文獻探討-敘寫架構
Sld.33: 緒論-研究背景/研究動機
- 背景: 燃油車出現已超過100年,正被新的數位科技產品EV取代,因而影響所有相關的服務產業
- 動機: 台灣的獨立汽車保修廠,怎樣面臨這樣的衝擊,正(或可)採取什麼樣的因應策略
- 目的: 有助業著採取因應行動參考、政府輔導轉型政策參考、相關供應商(產業)策略規劃
- 定義: 獨立汽車保修廠: 不直屬於汽車公司的保修廠。
Sld.34: 緒論-問題背景/動機/目的-例1
Sld.35: 緒論-問題背景/動機/目的-例2
Sld.36: 緒論-問題背景/動機/目的-例3
Sld.37: 緒論-問題背景/動機/目的-例4
Sld.38: 緒論-問題背景/動機/目的-例5
Sld.39: 緒論-研究架構
Sld.40: 緒論-研究架構-例1
Sld.41: 緒論-研究架構-例2
Sld.42: 研究計劃書
Sld.43: 研究計劃書2
Sld.44: End
我們公司代理Mobil潤滑油已66年,有一雜誌社每月發行12000份月刊石油情報免費送給全台12000家汽車保修廠,已超40年。近年來電動車銷售率占每年新車銷售比急速提高,擬研究:以下諸問題,不知何者為宜?可作何修改?
1.How does the adop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impact the
traditional automotive repair shop business model?
電動車EV的(採用)增加,如何影響傳統汽車修理廠商業模式?
2.What ar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Electric Vehicle adoption on
traditional automobile repair shops?
電動車的採用對傳統汽車修理廠有哪些潛在影響?
3.How can EV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influence the business model of
existing 汽車維修店 in the industry?
電動車的維護要求如何影響產業中現有汽車維修廠的商業模式?
4.What strategies can automobile repair shops employ to remain
competitive in a market shifting towards Electric Vehicle
dominance?
在向電動車主導轉變的市場中,汽車修理廠可以採取哪些策略來保持競爭力?
顧老師回話:
傳統汽車修理業經營模式創新策略研究
這裡面會有技術因素(電動車、低空運載)、
經濟因素(共享經濟等)、
社會因素(缺工、人口老化…)等影響。
其實科學是一種方法,一種精神,科學的方法遠比知識本身重要。科學的知識可能會錯但方法不會錯。
W07 第五講 測量與度量
2025-04-01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其實科學是一種方法,一種精神,科學的方法遠比知識本身重要。科學的知識可能會錯但方法不會錯。
研究程序與計畫書
-論文定義與標準:寫出研究歷程與結果;有通用形式;求新知新見;呈現證據做分析與實證。「不是摘要、重複、沒有批判只是發抒」只要研究都有其意義。
研究程序:整理性思考-為何研究?涉及哪些?明確變數、合宜操作行定義;文獻探討-方法/信效度;抽樣;分析;結論是否回答問題?
-研究問題概論:題目初探、問題的「因果相稱性與層次」題目由”自變數與依變數”組成。注意大小要相稱。總體面-大因大果/經營面-中因中果/作業面-小因小果; 研究問題的來源: 理論演化來;興趣來;經驗或研究或問題或流行中發現;
研究問題的類別「總覽」,策略選擇,發現方法,題目要領(正式與非正式法)。
研究問題的選擇:找到問題-問對問題-轉化問題-包裝問題。發散到收斂的過程。
文獻回顧:在批判不在整理!拓展視野、前車之鑑、去蕪存菁、過濾出:關鍵概念、要素、條件、背景議題,以仿造、檢驗、延伸。可刺激創意與好奇心。研究變項、設計、測量方法、研究技術、方向、風格、技巧。
資料類型:光碟、期刊、資料庫。初級、次級來源。學術期刊-大部份為原創、同儕審查、書目索引。期刊以外:專題論文、主題專書、合輯、碩博論文、政府報告、政策報告、會議論文。
實施階段:初步探討:博覽、搜尋。確定題目後:深入、整理。 研究回顧、背景、歷史、理論、方法、整合回顧。
評析文獻:縱覽、分類、摘要、評論、建議。若有爭議性要釐清差異之處和來源。
研究者要運用文獻提出研究的概念架構,而不是被文獻所利用。
研究序論:相關性、新近性、多元性、重要性、確實性。
以下六種文獻不宜引註:1.來源不確定的文獻,2.未正式出版和未經審查的文件;3.論點不完整或無根據的文獻;4.第二手之後的文獻。 5.結果有誤或受質疑的文獻; 6.無助於闡述論點的文獻。
敘寫架構: 引言:導覽圖、相關劫次最好都能有引言。評論:依時間序列、取向或層面、一般到特定議題。小結:為每節或大標題,做個摘述。
研究背景或動機擇一而寫即可。即是寫出研究的目的(看舉例)
緒論:研究架構:結構式、因果式、矩陣式。(看舉例) 研究計畫書:目的、格式。參考做出一個excel表。
W08 問卷設計(二)-概論、信度、效度
2025-04-08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09 期中報告
2025-04-15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0 研究方法設計概論
2025-04-22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1 實驗設計法
2025-04-29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2 事後回溯研究法
2025-05-06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3 相關研究法
2025-05-13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4 個案研究法
2025-05-20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5 調查與觀察法
2025-05-27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6 研究道德與倫理
2025-06-03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7 研究報告撰寫
2025-06-10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W18 研究報告撰寫
2025-06-17二 14:10-17:00 顧志遠教授
Reference:subject should study
Backup Data 其他參考資料
Book | Data Miming | Data Science for Business |
URL | Kaggle | 彭明輝教授
1.演講Youtube: 期刊論文閱讀技巧
2.演講Youtube: 研究生的核心能力 ─ 從文獻回顧到批判與創新 │Future Faculty Talk
▼1 WHAT 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HAT 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ANIMATION FOR PLATONWHAT 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earesynkro 2014。2.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asicsCommunity IT Innovators 2018。
3.(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uanIT 2021。有一系列lecture
4.The 5 Components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COTC A.R.C. 2015。
▼2 折疊2
折疊2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